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机构 >

章丘考古,星星之火点亮文明之路

2023-08-12 22:50:0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礼出东方,中国龙山。古老的龙山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的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关资料图)

溯源历史,才能更好启迪未来。如何循着历史的脉络,找寻文明的根源,伟大的使命落到了每一位文物工作者身上。

近日,在章丘区一处野外考古勘探现场,考古队员们正顶着炎炎烈日,接受高温“烤”验,苦中作乐的日子对考古队员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面对艰苦的野外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还有一句常说的话就是“现场的土都是我们的宝贝哩”。

章丘地下历史遗存丰富,目前,已发现124处古遗址和10处古墓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新时代考古研究工作对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考古勘探工作压力徒增,成立自己的考古勘探队伍势在必行。

近年来,章丘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增加考古和文物保护编制、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2022年,章丘区龙山文化传承保护中心与交投集团合作成立章丘考古勘探队,对保护章丘地下文物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章丘区龙山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受邀参加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并成为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自章丘区考古勘探队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八号线一期工程、城子崖遗址北城壕东段、绿苑观澜广场东地块等5个地块的勘探工作,总勘探面积达95万平方米,尤其是对城子崖遗址北城壕东段的勘探,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于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保单位,2010年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2020年,作为唯一一个跨越史前与夏商的重点遗址入选“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从大汶口文化到岳石文化)(2021—2025)” 项目。2022—202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本次的发掘区位于北城门内侧,布方面积400平方米,揭露自近代到龙山时期的遗迹近300处。

(城子崖遗址发掘现场俯瞰图)

东周时期的主要遗迹有灰坑、墓葬、水井、窑、沟等,遗物以陶器、骨器为主。岳石文化时期的遗迹主要有灰坑和墓葬,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蚌器、卜骨等。龙山文化时期的遗迹以龙山文化中期为主,主要有房址和灰坑,房址有柱洞、台基、基槽三种。本次发掘进一步细化了对城子遗址分期的认识,丰富了城子崖遗址尤其是岳石、龙山时期的文化内涵,并对北城门内侧区域聚落内部结构及功能区转变有了直观的认识。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20公里处,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遗址的主体遗存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目前黄河下游地区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

(焦家遗址发掘现场)

自2016年以来,焦家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2841平方米。2022年以来,为配合“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山东大学等单位继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2023年已清理遗迹320个,其中房址7座、墓葬17座、灰坑290个,灰沟6条。各类形制墓葬内的随葬品种类多样,除大量日用陶器、骨器和蚌器外,不乏玉器、彩陶和彩绘陶等精致器类。在新出土一批类别丰富的遗迹和遗物的同时,在遗址性质、年代、城壕等问题上考古队员们也取得了新进展。

(焦家遗址大型墓葬M91随葬陶器)

章丘“考古圣地”

章丘地区在西河遗址——后李文化阶段开始起步,经过北辛文化时期的积累,从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开始,这里一直处在鲁北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新石器时代是章丘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此之后相对沉寂。汉代时期,章丘地区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两汉时期东平陵城的治所在章丘,是现今济南城的前身,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

洛庄汉墓和危山汉墓是山东地区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这两座墓葬的发掘均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通过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串起了章丘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共同奠定了章丘“考古圣地”的地位。

(“济南国”王府宫殿区保护展示工程)

从1930年,我国第一支考古队在城子崖遗址探下的第一铲开始,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在此辛勤耕耘,默默付出。在他们的手铲下,逝去的过往逐渐清晰,恢宏的历史徐徐展开。

一把铲,探寻远古奥秘;一生情,传递文明之声。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以星星之光照亮了文明之源,让中华瑰宝名扬天下。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尹鑫 报道)

关键词:

相关阅读